科技日報:都江堰:生態治理 守護好一江碧水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兩千多年前,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誕生,讓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變成了天府之國。如今,它依然煥發著活力,灌溉農田、抵御洪水,執掌著億萬人的生計。保護好這顆璀璨明珠,使一江水永遠碧綠,都江堰人一直在努力。
河長制公示牌 講述河流自己的故事
近日,在都江堰市城區河流旁矗立著的“河長制公示牌”又有了新變化,不僅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尤其突出的是多了該條河流的簡要故事。
住在都江堰大道幸福公寓的張大爺說:“每天晨練,一看到這些公示牌,心里就踏實了,知道這條河有這么多人上心,作為都江堰人,我們更要自覺地保護好它。”
2017年元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特別強調,“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有數字顯示,四年多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設立黨政雙總河長,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攜手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明確省、市、縣、鄉級河湖長30多萬名,村級河湖長(含巡(護)河員)90萬名。河湖面貌持續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錦江流域都江堰段涉及柏條河、徐堰河、走馬河、江安河4大干渠,流經灌口街道、銀杏街道等6個鎮街,是成都平原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的重要保障。
“開展錦江流域都江堰段水生態治理,離不開扎實有效的體制機制保障。” 都江堰市水務局局長游強介紹,近年來,依托河長制管理,都江堰市設置市級河長4名和鎮、村級河長153名,片區河道警長6名,巡河隊員115名,構建“河長+警長+護河員”管理體系,聯動推進流域綜合整治。
2018年5月以來,錦江流域內河長依托“成都E河長”APP累計巡河5.875萬人次,處置問題744個。龍池鎮的一位河長說:“通過河長制公示牌,群眾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就會跟我們聯系,我們會立即趕到現場,及時處理。”
“經過系統治理與嚴格監管,錦江流域都江堰段水質持續保持II類水質,優良水體達標率100%。”游強說。
清淤保暢 對“散亂污”企業零容忍
一條條河流,就像人的血管一樣,需要清潔通暢。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截污、清淤、補水同向發力,并采取景觀提升、長效管理等措施”重大要求,都江堰市重拳整治河湖亂象。
“綠翠浸潤的都江堰市,對‘散亂污’企業從來都是零容忍。”游強說。近年來,都江堰市常態開展“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持續強化養殖污染治理,落實市、鎮、社區三級巡查監管機制,累計完成企業清理整治92戶,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6%,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
同時,全力提升污水處理能力。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7.14億元,新建市政管網88.105公里,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達18.19萬噸,與2015年同比提高了89.68%;截至去年,都江堰城區污水處理率從87.08%提升到92.37%,建制鎮污水處理率從70.65%提升到78.84%;出水達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為100%。
不僅如此,當地還大力實施清河行動,清除臨河建筑物9.55萬平方米,清理行洪障礙物13.5萬立方米,清理岸線垃圾309噸,打撈河湖漂浮物214噸。開展定期清掏,近三年清掏河(渠)道417公里,清除直排污水口24個,封堵整治入河排污口281處,清掏、疏通雨污管網806處。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正是持續發力,都江堰才實現河道清水長清、碧水長流,榮登2020年‘中國凈水百佳縣市’榜首。”游強說。
漫步都江堰,無論是城區、鄉村、山野,清澈的江水、彩色的綠道都會讓人身心愉悅。一條條綠道,串聯起城市美好的綠色動脈,讓都江堰人的生活平添了許多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