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化,傳統貿易優勢逐步褪去,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供應鏈管理已逐步成為發展趨勢
從行業發展角度,傳統貿易行業具有準入門檻低、競爭充分和盈利水平弱的特點,隨著全球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化,貿易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信息及資源渠道愈發公開透明,客戶對貿易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以信息化、現代化、社會化、綜合化、一體化、全球化及多功能化集成的供應鏈管理逐步成為貿易行業發展趨勢,目前全國供應鏈企業300余家。
從企業發展角度,傳統貿易企業議價能力較差、受外部需求萎靡影響大以及國內外競爭激烈度提高等問題日益凸顯,貿易商既往的穩定供貨優勢逐漸褪去,除了產品質量以外,在貿易業務市場擁有高效運作的管理模式顯得更為重要,因此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貿易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向上下游延伸,逐步轉型至一站式的供應鏈管理運營商成為主流趨勢。
供應鏈模式是第三方物流行業發展的升級階段,在我國主要競爭仍集中于物流運輸層面。
行業現狀方面,供應鏈模式在國際上是第三方物流行業發展的升級階段,目前尚無法以獨立行業形式存在,因此無相關專業供應鏈貿易行業,從學術上分類仍屬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國則更傾向于劃分至“現代物流”領域。近年來,我國國際貿易額成倍增長,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協會統計,2015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19.20億元,同比增長5.8%,社會物流總費用10.8萬億元,同比增長2.8%;物流總收入7.6萬億元,同比增長4.5%。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物流需求規模有所放緩,物流服務價格低位徘徊。
市場競爭方面,我國供應鏈模式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尤其是供應鏈綜合服務剛剛興起,國內供應鏈運營商存在服務功能單一、增值服務空間小等問題,多以基礎性服務為主,如運輸和倉儲管理,增值服務、物流信息服務及結算配套服務占比仍相對較小,其中增值服務更多為貨物拆拼箱、包裝、分類、產品退換貨、測試和修理等,附加值不高,與國外同類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行業競爭主要體現在物流層面,行業滲透及集成化度有待提高。國外供應鏈貿易巨頭(如DHL-Exel和KWE)在我國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但國內供應鏈企業更貼近境內市場和企業,掌握了境內豐富的供應商、生產商和客戶資源,其在國內供應鏈市場相較于境外跨國供應鏈企業仍占據主導地位。
從地區分布來看,深圳依托珠三角地區豐富的制造資源,發展供應鏈業務優勢相對突出,為國內供應鏈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目前我國80%以上的供應鏈企業發展于深圳。整體看,當前國內市場環境中的競爭企業良莠不齊,由于供應鏈本身特點所致,領先企業多具有在細分行業和業務類型上形成自身特色的競爭優勢,如深圳怡亞通、飛馬國際等。